通化市——“1+1+N”工作模式提升網格治理效能_吉林廣播網,吉林人民廣播電臺,新聞綜合廣播,交通廣播,經濟廣播,鄉村廣播,音樂廣播,資訊廣播,健康娛樂廣播,故事廣播,教育廣播,在線直播,在線點播
<code id="f9bca"><nav id="f9bca"></nav></code>

<table id="f9bca"></table>

  • <track id="f9bca"></track><acronym id="f9bca"></acronym>

    通化市——“1+1+N”工作模式提升網格治理效能

    編輯:裴寄希    來源:吉林日報    2022-11-05 07:05 校對:于夢宇    審核:金可紅


    “入網格,仔細看,樓宇巷路瞧周全;居民話,用心聽,理清脈絡是關鍵……”這是通化市東昌區龍水社區網格員屈慧麗寫在《民情日記》上的內容,也是她每天下網入格的工作方法。

    “護坡墻經常向外滲水,天暖泥濘,天冷結冰。小屈為了這個事反復來了好多次,協調有關單位給我們修護坡,現在下樓溜達方便了,心情也好了?!闭勂鹦^里的網格服務管理,居民李大娘一個勁兒地夸贊。

    全面加強基層治理隊伍建設工作,通化市結合網格服務管理工作實際,制定了《通化市建立“1+1+N”工作模式 提升網格平戰治理效能實施方案》,這種服務管理新模式深受群眾好評。

    1名網格長、1名網格員和N名協輔成員,建立起一支“全科”網格治理隊伍。這些下沉網格的在職黨員、干部,法官、輔警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可快速應對解決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中遇到的各類問題。

    今年春耕時節,通化縣法院二密法庭的庭長周景全手捧一摞宣傳資料,向興林村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。原來,興林村兩位村民之前因院墻位移發生矛盾,通化縣開展“法官進網格”后,周景全依法重新界定、化解矛盾,兩家握手言和。隨后,周景全延伸服務觸角,深入鄉村田間地頭,普及《土地管理法》《鄉村振興促進法》等涉農法律法規,司法助春耕的“暖心一幕”得到廣大村民認可。

    周景全是下沉網格協輔成員的縮影。他們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特長,當好網格社情民意體察員、法律法規咨詢員、矛盾糾紛調解員等“十大員”,各地采取“一人多員”或“一員多人”的配備模式,既實現“一格全科”,又能實現部門協同配合,各項工作落地見效,基層網格隊伍綜合能力不斷提升。

    不斷加強網格黨組織建設,通化市組織各級黨委聯合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黨員就近進駐社區、村,協助組建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,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讓黨旗在網格中“飄起來”。

    “這個月什么時候開工資?”“殘疾人補助金啥時候發放?”……在鄉鎮,獨居老人和困難群體遇到一些問題不知道怎么解決。針對群眾關心的話題,二道江區鐵廠鎮黨委統籌紅光社區黨委與通化市農商行鐵廠支行、鐵西社區黨委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鐵廠鎮營業所進行對接,率先成立了共建單位,建立線上百姓服務群。

    鐵廠鎮紅陽小區13號樓殘疾人于占國是線上服務群里受益較多的群眾,他每次咨詢補助資金發放時間時,群內的工作人員都會在線上耐心解答。他高興地說:“以前有問題不知道該問誰,現在有了這個群,不用出門就能得到解答,真是太好了?!背酥?,共建單位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在群內為百姓普及一些金融常識、理財知識,并不定期開展線上直播小活動,拉近與群眾間的距離,讓微信群成為服務百姓的良好媒介。

    讓網格力量“聚起來”,網格治理體系“聯起來”。通化市還組織各社區、村加強互助組建設工作,配強互助組組長,建好友鄰互助微信群,構建“相識、相知、相助、團結、文明、和諧”的新型鄰里關系。


    作者:隋二龍 裴虹薦


    便民服務
    友情鏈接
    无码电影在线播放看
    <code id="f9bca"><nav id="f9bca"></nav></code>

    <table id="f9bca"></table>

  • <track id="f9bca"></track><acronym id="f9bca"></acronym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