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長白丨秋收忙啥?大農機24小時不停歇作業!
編輯:王佳堯 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2022-11-01 07:37 校對:于夢宇 審核:金可紅
道路兩旁,玉米地平坦廣闊,一直延伸到高遠的晴空。有的地塊玉米已收完,秸稈被粉碎,碾壓成壟,等待明年的春耕;有的地塊玉米還成片挺立在田里,通身已枯黃,等待著收獲。
深秋,吉林省產糧大縣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,農民在田里忙碌著,正為一年的豐收畫上圓滿句號。

在前郭縣寶甸鄉二道梁子村,整地農機正在作業。
“今年秋收比往年晚了幾天?!鼻肮h萬發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俊發告訴記者,今年10月20日才下地作業。這兩天合作社的三臺大型農田整地機在寶甸鄉二道梁子村忙碌不停。
“農機手三班倒,大農機24小時不停作業?!毙炜“l帶領合作社搶抓農時,準備趕在第一場冬雪來臨前,完成秋收的整地工作。
只見玉米地里,收割機將玉米秸稈吃進去,吐出黃橙橙的玉米穗。徐俊發合作社的大馬力拖拉機緊隨其后,掛載著整地機,將所有秸稈粉碎,與深松翻起的土混合,隨后鎮壓成壟,一氣呵成。

整地農機緊隨收割機作業。
“這樣整理完的地,明年開春可以直接免耕播種啦?!毙炜“l說。
“秋收,邊收糧,咋還邊算計起春耕的事兒呢,著啥急么?!泵鎸τ浾叩囊蓡?,徐俊發耐心解釋起來,“秸稈粉碎與土壤混合,經過一冬的腐爛,給黑土地增肥,開春好種地?!?/p>
40多歲的徐俊發是前郭縣農民,一直在縣里搞養殖。2019年,他看準了農機服務的前景,轉行成立合作社,專門做秸稈還田。
跨界風險不小,徐俊發咋就動了精明的心思?
“近年來,咱們黑土地保護力度大,農民對秸稈還田作業農機需求也大?!毙炜“l坦言,黑土地保護是個長久的事兒,他們可以大有作為。
徐俊發細細介紹起農機作業情況,秸稈粉碎全量還田,與土壤混合深度約25厘米,土層深松達30多厘米,一臺農機一次完成5壟作業?!笆杷赏寥?、秸稈還田,能給黑土地保墑、增肥?!毙炜“l說,農民越來越認可保護性耕作。
數據顯示,近五年來,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增長近5倍,穩居全國首位。今年吉林省保護性耕作擴大到3283萬畝、比上年增加408萬畝,穩居全國第一位。

前郭縣豐收場景。
從最初耕作幾百公頃地,到今年的上千公頃地,徐俊發帶領著合作社24小時不停地在田里忙碌著。目前,二道梁子村800多公頃玉米地,他們合作社已經完成200多公頃的整地工作。
“趕農時的壓力特別大,咱們農機服務,就得讓糧食顆粒歸倉,讓秸稈全部還田。這個秋天把地整理得板板正正,爭取明年再迎豐收年?!毙炜“l說,縣里很多鄉鎮找到合作社整地,注定一年比一年忙碌。
眼下,前郭縣玉米播種面積252.95萬畝,已收獲231.52萬畝,完成91.53%。全縣拖拉機保有量達68608臺,玉米收割機2137臺,大農機在田里不停折返收獲。
忙碌中的徐俊發不忘籌劃著明年的農事,“打算購置大型的籽粒收割機,從田里收出玉米粒來,收完糧直接可以賣糧,無人駕駛的農機也要考慮,咱們的農機服務得往全過程上延伸?!?/p>
前郭縣的全程機械化收割作業。
目前,吉林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2%,其中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3.7%。一年年秋收,一年年變化。在徐俊發看來,一樣的忙碌,不一樣的是越來越智能和省力高效,農業正越來越綠色和生態。
靠大機械做好黑土地保護,徐俊發對自己的選擇頗有信心。
【相關新聞】
※ 景俊海到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調研并專題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
※ 吉林省第三季度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投資保持回升勢頭
※ 良種 良法 良技 黑土地上收獲滿滿
※ 把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本職崗位上
※ 《暢游迷人的天堂》展現延邊獨特魅力
※ 全力保障工業經濟發展要素 持續推動汽車產業平穩復蘇
※ (為了大地豐收)吉林:推廣水稻秸稈還田秋攪漿 藏糧于地促增產
※ 一圖讀懂 | 吉林省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
※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
※ 和吉祥之鳥一道,暢游迷人的天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