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新觀察丨看吉林通榆如何謀劃強縣之路
編輯:裴寄希 來源:新華社吉林頻道 2022-11-05 06:50 校對:于夢宇 審核:金可紅
記者張博宇、王帆
在以黑土地著稱的東北,以通榆縣為代表的白城地區卻一直在克服著大片鹽堿地分布帶來的“先天不足”。這里是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分布區之一,一度發展基礎薄弱。連日來,記者深入通榆調研采訪,在這片有著“八百里瀚?!敝Q的土地上,感受到縣域振興發展的陣陣新風。
緊緊圍繞吉林省“一主六雙”高質量發展戰略、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、舉全縣之力開展招商引資……通榆縣立足縣域發展實際,錨定新發展理念,推進產業轉型升級,2019年以來陸續實現了從基礎薄弱到鄉村富美、從農牧業大縣到工業大縣、從縣域發展“跟跑”到并行的發展目標?!巴ㄓ苷β鋵嶞h的二十大精神,錨定新發展理念,努力邁上縣域突破和鄉村振興的新臺階?!蓖ㄓ芸h委書記李德明說。
“引來活水” 項目建設固根基
走進通榆縣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新落成的現代化廠房內,工人們正在對設備進行最后調試,這座總投資10.5億元的4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即將迎來正式投產。
“這樣規模的項目在過去的通榆是少見的?!币晃桓刹扛袊@說。對于基礎條件差的通榆縣來說,招商引資一度像“窮漢找媳婦”一樣——即便政策優惠,也很難吸引到優質的投資。
為了跨過這個門檻,通榆縣把招商引資作為縣域突破的“主抓手”,變過去的“一陣風招商”“集中攻堅招商”,為“月月、天天、時時”招商。為了招商引資,通榆全縣23個副縣級干部分別帶隊23個常態化招商小組,或是黨政負責人齊上陣,或是組建專班進行對接,或是通過云平臺線上推進,或是全力做好防控到實地洽談......
2022年4月,天能重工在通榆縣投建的廠區。通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清淤通渠,活水自來。近兩年,通榆平均每2個月就有1個大項目落戶。形成了以華能為龍頭的清潔能源開發產業集群;以三一為龍頭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;以牧原為龍頭的生豬肉食品加工產業集群;以吉運為龍頭的肉牛屠宰加工產業集群;以農產品融合發展示范園為龍頭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;以德翔牧業為龍頭的肉雞全產業鏈產業集群等六個“百億產業發展集群”。
2022年7月,通榆縣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項目開工儀式。通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在大項目集聚的支撐帶動下,通榆縣2021年GDP增速由吉林全省42個縣市的末位上升到第8位。今年上半年,其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、全市第1位,縣域發展實現了新跨越。
“揚長棄短” 特色產業促轉型
從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出門,一條近4公里長的“風電大路”筆直延伸。道路兩側,一批風電能源產業鏈條鋪陳開來。東方電氣、三一、遠景、凡瑞……國內大型風電主機制造企業已有3家落戶通榆。
近年來,通榆縣抓住吉林省規劃實施“陸上風光三峽”的機遇,把發展工業作為縣域發展“突破口”,逐步打破原本“大資源、小產業”“大農業、小工業”的困局。
2022年8月,遍布通榆縣的風力發電設備。通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面對區位劣勢、基礎薄弱等先天不足,通榆選擇棄短板強優勢,立足風光富集優勢,圍繞清潔能源開發和風電裝備制造做文章。通過推動三一重能整機落地,同步引進遠景集團、東方電氣、水發電力、凡瑞重工、施必牢等龍頭企業,再以建鏈、補鏈、延鏈為手段,將清潔能源產業完整閉合鏈條不斷延長,形成新能源開發建設、裝備制造、科研試驗、電力存儲“四位一體”的發展格局。
如今,通榆全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已發展到826萬千瓦,其中,已并網361萬千瓦,在建465萬千瓦,成為名副其實的吉林省清潔能源開發第一大縣。大到風機整機、小到緊固小件,上到葉片、下到線纜……都可以在這里實現“一站式采購”。
同時,立足農畜產品質量好、規模大的優勢,通榆縣不斷推動傳統農牧業的提質升級。牧原400萬頭生豬、吉運20萬頭肉牛、德翔1億只雞等養殖加工一體化項目,改變了過去有養殖、沒屠宰的歷史,生豬、肉牛、肉雞、農產品加工實現全鏈條集群式的發展。
2022年9月,通榆縣農產品融合發展示范園辣白菜制作項目。通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緊抓自身優勢,不盲目照搬照抄,讓通榆縣逐漸從農牧業大縣轉型為現代化的工業強縣。今年上半年,通榆規上工業增加值接近翻番,增速居全省第1位,年底工業產值有望實現百億元目標。
“多措并舉” 立足鄉村謀振興
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的鄉村是縣域發展的基礎,從打贏脫貧攻堅到邁向鄉村振興,通榆縣步調加快,采取多種措施改變鄉村,夯實鄉村產業興旺的根基。
向海鄉復興村是通榆縣最早建設肉牛養殖園區的鄉村之一,園區投入使用后,可以養殖基礎母牛2000頭?!俺闪B殖園區不僅更加科學規范,還能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,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養牛產業?!睆团d村黨支部書記孫宏良說。
2022年9月,通榆縣向海鄉復興村肉牛養殖園區。通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通過“政府搭臺、企業引領、金融助力、保險兜底、農戶參與”的五位一體肉牛養殖模式,通榆縣實現了肉??焖贁U群增量。全縣肉牛發展到26.2萬頭,增長35%,居吉林省第3位。
此外,通榆縣還通過“龍頭企業+”“科技+”“金融+”三種產業發展模式,創建和發展了肉牛、肉羊、雜糧雜豆、辣椒、庭院經濟、新能源、生態型土地綜合整治“七大產業”。
產業引領下,通榆全縣172個行政村的集體收入平均超百萬,正努力向每年穩定的“村村超百萬”邁進;農村人均收入從2018年的1萬元,增長到2021年的1.4萬元。
經濟發展打基礎,鄉風文明提質量。通榆縣聚焦鄉風文明,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:如選取經濟條件較好的18個村試點建設“孝老餐廳”,為70周歲以上失能半失能、鰥寡孤獨的老人定點免費提供餐食;實施“小積分”激活“大德治”村民自治模式,鼓勵村民通過各種文明行為獲取積分,并靠積分獲取實實在在的獎勵;實施“一屯一景”“一村一園”“十棵樹工程”等行動,把環境整治由公共空間轉向農戶庭院,由村村干凈轉為家家干凈。
“咬定青山不放松、一張藍圖干到底,讓未來的通榆更加美麗富饒?!崩畹旅髡f。(完)
【相關新聞】
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從黨的光輝歷史...
※ 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 確保防疫抗疫有力度更有溫度
※ 人民日報關注吉林:分類改造鹽堿地,夯實糧食安全根基
※ 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動力
※ 景俊海:持續健全黨的組織體系織密黨的組織網絡 增強黨在新興領...
※ 持續復蘇 勢頭良好 ——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長解讀
※ 景俊海: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...
※ 發展教育科技人才事業 著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
※ 10月份全省財政收支實現雙位數增長
※ 聚焦三季度經濟數據丨吉林“千萬頭肉牛工程”取得突破性進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