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記電廠路街道辦事處 朱秀文
除了在一線沖鋒陷陣的醫護人員,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“小人物”。他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,但是在抗“疫”斗爭中,他們發揮了不可或缺、不可替代的“大作用”。
朱秀文,電廠路街道辦事處作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,自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,積極響應組織號召,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,和所有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所有戰士一樣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,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而努力。
面對嚴峻的疫情,朱秀文擔任電廠路街道辦事處的12個采樣點的試管轉運工作,為保障核酸樣本快速送檢,她穿上防護服,幾乎沒有絲毫喘息,在各站點之間頻繁奔波,與疫情“賽跑”。為了能節省時間,盡快將樣本送檢,她一刻也不敢耽擱。同采樣點的負責人對接,清點好試管數量后,她就急匆匆抱著試管回到車內奔赴下一個采樣點。直至核酸檢測工作結束,朱秀文終于能脫下防護服喘口氣。脫下防護服的瞬間,熱氣從身上一團團升起,她這才發現,由于高強度運動加上頻繁蹲起,雙腿已經疼得有些站不住了。
這是一項與病毒搶時間,為生命加速度的任務,早一分送達檢測,就少一分傳播風險。核酸樣本轉運時限嚴格,每天早上六點開始做核酸,每個小時都要運轉送一次。既要保證速度,更要保證質量,嚴格消毒,操作規范,絕不能外漏,每管樣本數量及人員必須核對清楚。電廠路街道點多面廣,收集程序繁瑣,車輛通行路線復雜,“過五關斬六將”下來,常常這一個點剛收完,下一個點已經在催促了,提著轉運箱就是在飛奔的狀態。
朱秀文患有糖尿病,每天早上四點多在家吃點蔬菜就匆匆趕到單位,從穿上防護服到送檢結束才能喝上一口水和吃上一口飯。朱秀文經常出現乏力、頭暈的癥狀,但她仍然堅持參加轉運工作,一直堅持到轉運結束。連日來的堅守奮戰,雖然讓她感到身心疲憊,但她始終保持積極的在崗在位,不叫苦、不喊累,她總說:和醫護人員相比,自己這點辛苦不算什么,能為防控疫情工作貢獻一份力量是很值得的!區域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是她最大的安慰與欣慰。
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,有很多像朱秀文一樣無私奉獻、默默無聞的“小人物”,他們雖然只是平凡崗位上的一個小小縮影,但他們也是最美“逆行者”中的一員,就是這樣一個個的“小人物”,干著一件件小事,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,成為抵御疫情的堅實后盾。(林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