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中國現代文化報

    四大名硯臺

    2017-11-30  關注:7
    掃碼手機訪問 掃碼手機訪問

    端硯
      其材料取于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(又稱斧柯山)因其“體重而輕,質剛而柔,摸之寂寞無纖響,按之如小兒肌膚,溫軟嫩而不滑”且有不損毫,宜發墨的特點。自唐代問世以來,端  
    硯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。加上紋理綺麗,各具名目,加工技藝亦愈紛繁,地位越來越高,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,長盛不衰。


    歙硯
      “歙硯”的開山祖是易硯。據史料記載,易硯始于春秋時代的燕國下都。到唐晚期  木葉硯(王耀作品)
    ,易州的奚超父子繼承松煙 制墨的技藝,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創制了“易水硯”。后來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 唐李后主的常識,被授予“墨官”,并賜姓李,后因避亂,移居安徽歙州,成為“徽墨”、“歙硯”的開山祖。然而易水古硯亦久盛不衰,名揚中外。  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縣(唐屬歙州)龍尾山一帶溪澗中,故又稱之為龍尾硯。其石堅潤,撫之如肌,磨之有鋒,澀水留筆,滑不拒墨,墨小易干,滌之立凈。自唐以來,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。這就是硯臺。
    洮硯
      亦稱洮河硯。其料取于甘肅卓尼(唐屬洮州)一帶洮河深水處。洮硯因其石質細膩,紋理如絲,氣色秀潤,發墨細快,保溫利筆,北方最為貴重,宋時已經稀少,解放后又恢復了生產。
    澄泥硯
      澄泥硯,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。其制作方法是: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,摻進黃丹團后用力揉搓,再放入模具成型,用竹刀雕琢,待其干燥后放進窯內燒,最后裹上黑臘燒制而成。澄泥硯的制作始于晉唐時期,興盛于宋朝。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,易發墨,且不耗墨,可與石硯媲美。澄泥硯的顏色以鱔魚黃、蟹殼青和玫瑰紫為主。唐時,虢州(今河南靈寶縣南)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,在現代,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、河北鉅鹿、山東青州、山西絳縣、湖北鄂州、四川通州和江蘇寶山等地。

     

    我要評論

    爆料平臺

    掃碼關注315消費文化網
    新聞熱線:13401086968
    郵箱:kjxxb2008@126.com
    歡迎網友投稿爆料

    視覺焦點

    意見建議 返回首頁
  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