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讀卦辭和爻辭的準則
我們要知道每個卦的卦辭和爻辭就是對卦和爻的推演,離開卦象和爻處的時空位,就無法推演卦爻辭。所以我們解讀卦或爻時,切不可離開八卦的卦象和64卦中每卦的卦畫。而卦爻辭又是我們解卦的一把鑰匙。它們是一體的。而孔子及其弟子沒有對易經的經文作任何改動,只是把它引用到人事和社會方面來,意在反映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。我之所以在這個卦這個爻時寫下讀易解易的要則,是因為我看了許多書和作者對此爻的多種解釋,它們都有自已的解讀方式,只要符合易理,符合全卦的中心,符合爻的特征,我們就不能去否定別人的,“易”本來就是“變”,是“與天地準”的;“易”本來就沒有說“對”和“錯”,對和錯是人加上去的,因為人有情感,它寫出來的和做出來的,都是它的思想的反映?!耙住敝v的是客觀存在,它強調人的思想要與客觀存在一致,人要努力奮斗,去揭開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,并“與天地準”,這就是《易經》的經文所倡導的,它也揭示出了事物演化的方程式。解讀卦辭和爻辭的準則就是“與天地準”,就是符合天道法則,符合客觀自然規律,符合人道法則,符合人類社會道德規范。
注:本文是作者在讀《易經》第二十七卦第二爻“六二:顛頤,拂經,于丘頤,征兇”后寫的感語,并附在解讀此爻的后面。
我們要知道每個卦的卦辭和爻辭就是對卦和爻的推演,離開卦象和爻處的時空位,就無法推演卦爻辭。所以我們解讀卦或爻時,切不可離開八卦的卦象和64卦中每卦的卦畫。而卦爻辭又是我們解卦的一把鑰匙。它們是一體的。而孔子及其弟子沒有對易經的經文作任何改動,只是把它引用到人事和社會方面來,意在反映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。我之所以在這個卦這個爻時寫下讀易解易的要則,是因為我看了許多書和作者對此爻的多種解釋,它們都有自已的解讀方式,只要符合易理,符合全卦的中心,符合爻的特征,我們就不能去否定別人的,“易”本來就是“變”,是“與天地準”的;“易”本來就沒有說“對”和“錯”,對和錯是人加上去的,因為人有情感,它寫出來的和做出來的,都是它的思想的反映?!耙住敝v的是客觀存在,它強調人的思想要與客觀存在一致,人要努力奮斗,去揭開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,并“與天地準”,這就是《易經》的經文所倡導的,它也揭示出了事物演化的方程式。解讀卦辭和爻辭的準則就是“與天地準”,就是符合天道法則,符合客觀自然規律,符合人道法則,符合人類社會道德規范。
注:本文是作者在讀《易經》第二十七卦第二爻“六二:顛頤,拂經,于丘頤,征兇”后寫的感語,并附在解讀此爻的后面。
我要評論